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学院要闻 > 正文

工商大讲堂系列讲座:中山大学校园文化专家李庆双主讲校园文化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

【 发布日期:2025-09-11 】

【本网讯】9月11日,工商大讲堂2025年第十四期学术讲座在广州工商学院花都校区隆重举办。本次讲座由外语学院、广东多语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商务翻译研究所联合主办。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校园文化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中山大学校园文化专家,博士,副研究员李庆双担任主讲嘉宾。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邢佳平副教授,以及外语学院全体辅导员和近百名班主任参加了此次讲座。外语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亮副教授主持此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李庆双博士系统阐述了提升学生工作质量的三大创新模式:行政模式、学术模式与文化模式。他深入分析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强调文化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李博士详细介绍了多个成功的文化品牌建设案例,包括备受学生喜爱的"中大三行情书"活动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诗文诵读"项目。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显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李博士还分享了主编"印象中大"系列校园文化丛书的宝贵经验。他阐述了如何通过精品图书出版和特色文创产品开发来繁荣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做法在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师生和同行的广泛赞誉。整场讲座内容充实、观点新颖,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在讲座问答环节中,现场辅导员老师踊跃提问,就文化模式的实施细节进行深入探讨。其中一位老师提出了颇具针对性的问题:在文化模式指导下,如何科学平衡多元文化教育的比重,确保各类文化活动都能服务于统一的育人目标?同时,如何进一步深化"外文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的教育效果?

面对这一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李庆双博士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回应。他建议,可以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和学校育人目标,对各类文化活动进行精细化主题设计,确保活动内容与育人目标高度契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活动组织形式,通过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李博士特别强调了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出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文化熏陶,转向主动参与文化创作和传播。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培养其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深层目标。

邢佳平副院长高度评价了李庆双博士的讲座内容,认为其提出的三大学生工作模式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她指出,李博士分享的文化育人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院学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借鉴。

她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讲座者简介:

李庆双,中山大学校园文化专家,博士、副研究员,中山大学新闻学院公共传播室顾问,美育中国美育教育广东艺术管理中心顾问,《演说中国》广东展区“歌声嘹亮”顾问团导师;先后在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信息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委巡视办等多个岗位工作。

其致力推动的“三行情书”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荣获“广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主编出版的《印象中大红楼》、《印象中大红楼剪影》、《印象中大草木》、《雕塑上的中山大学》和三行情书等系列丛书,深受师生和校友喜爱,成为中大校园文化畅销书。

撰稿:陈楷铭

图片:毕玉祥

初审:李德妙

复审:高亮

终审:刘沛富

上一条:外语学院举行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专家指导会

下一条:外语学院党委组织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