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坚持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广东省茂名市沙琅镇谭儒村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州工商学院思源志愿服务队组织队员于7月19日-7月28日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了解家乡变化,记录家乡在“一村一品”品牌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爱国爱乡之情,展示青年担当。

谭儒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与政府的责任。领导班子围绕乡村治理、乡风建设、农业发展和党建引领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建设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在村党委朱雄伟书记、张两广书记以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邱伟队长的带领下,思源调研小分队实地走访了谭儒村的党建工程学习基地和萝卜产业发展基地。
在进入谭儒村时,全体队员被谭儒村的墙绘吸引,墙绘工程特色十分鲜明,主题为“我与萝卜有个约会”,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二十四节气以及传统美德,还有已经实现全绿化管理,如雨污分流、垃圾分流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凸显了该村的文明建设。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谭儒村着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邱队长带思源调研小分队参观并讲解了谭儒村的党建工程,党员服务中心、烈士纪念亭、农家书屋、好心公园以及同心路,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孩童读书再到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无不彰显了村党支部的治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谭儒村是革命老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思源调研小分队紧跟邱队长的脚步前往烈士纪念亭,踏足追寻先烈足迹,聆听革命历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致敬革命烈士。此外,思源调研小分队还前往老党员邱承华同志家中,进行个人采访,聆听党史故事,追寻以红色基因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沙朗镇2021年的党建品牌之“有困难找党员”取得的成效显著,党员干部通过主动认领、公开承诺“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办“急”事、了“愁”事、圆“盼”事,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干部的主动作为,使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据悉,谭儒村推行“一对一”、“一对X”的模式,旨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第一,成立种养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稳定生活保障。同时由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种植技术,再将技术教给萝卜种植者。第二,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鼓励村民捐赠土地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该村村民自发捐地高达25亩,实现土地的高效流转。关于乡村振兴的捐款,谭儒村2020年捐款400多万,这笔资金被用作乡村治理的建设资金,使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第三,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该村组建了强大的志愿者队伍,穿梭于大街小巷和乡村建设现场,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在萝卜产业发展基地,据调研发现,在萝卜书记朱雄伟的带动下,谭儒村依靠天然的地理优势,大力打造萝卜品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茂名市电白区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被纳入“广东省2020年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名录”,其不仅使谭儒村的92户贫困户214人达到了脱贫标准,更带动周边乡村加入萝卜种植,实现种植规模的延长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村民加入了种养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安排贫困户集中培训、劳动(学技术、练身体、锻意志,按日发放工资、午餐);而且朱书记主动发挥带头作用,以代言人的身份直播销售谭儒萝卜干,网络渠道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20%。与此同时,合作社“谭儒萝卜干”商标已注册,现有较成熟的微信公众号,以及自发形成特色的“菜咸行”萝卜干批发零售一条街。从多渠道售卖萝卜干,提升萝卜干的知名度。

以“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生动体现,谭儒村的产业扶贫模式——党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现今已取得显著成效。“后扶贫时代”已经到来,通过“返家乡”实践调研活动,思源调研小分队将会为家乡探索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谭儒村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马燕珍 罗智杰 方婉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