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着眼智能发展 心系边疆安全

——马院教师参加“第四届传播与治理论坛”学术交流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7-15 】

为拓展学术视野,提升教师研究水平,2025年7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穆松博士参加了由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传播与边疆治理论坛。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边疆治理”为主题,中国社科院、天津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37所高校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穆博士在此次会议中进行发言研讨,并担任了评议工作。

马院教师参加第四届传播与边疆治理论坛(左一)

会议中,专家学者针对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边疆治理理念与治理方式的深度变革,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边疆治理的具体实践等问题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共同为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的边疆治理提供前瞻思路与实践路径。

穆松博士参与了第二组的学术交流,并担任评议工作。第二场分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由暨南大学教师王术主持,广州工商学院穆松博士评议。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韩晓曼提出通过精准画像、情感交互、沉浸式叙事等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生马龙从目标、现状、实践等方面对青少年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问题展开叙述;暨南大学辅导员乃飞扎提·乃比江从产业升级、区域协同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在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暨南大学博士生徐鼎然分析东北边疆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喀什大学硕士生刘云分析胡杨精神媒介记忆建构与再生产问题。穆博士针对五位教师的发言,详尽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议,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边疆治理的挑战,要进一步利用技术赋能、融合不同路径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不断深化边疆治理研究。

穆松博士在第二分论坛上进行评议(右一)

第五场分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主题,穆博士在主旨发言中呼吁高校开展数字兵棋教学,注重海疆安全建设,提升学生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引发在场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进一步思想交流、深入讨论。

穆松博士在第五分论坛进行交流汇报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践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之“进社会”,积极参与学术论坛,不断提升学术品位,深入探索学术前沿领域,在努力延伸军事理论的跨学科研究的同时,为进一步上好国家安全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学界声誉、积累学术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穆松、刘羽;摄影:穆松)

上一条:点亮“星火”光 助力“百千万”

下一条:绿水青山筑梦起,实践育人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