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思想碰撞启新程,知行合一铸教魂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4-20 】

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扎实推进课程教学内涵式发展。2025年4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在三水校区院部楼525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原理教研室主任杨朝晖副教授主持,全体原理课任课教师参加。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杨朝晖主任对本次会议的内容做了总体安排和部署,并对《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进行了教学分享。杨主任通过对第四章内容的结构进行梳理帮助老师们厘清课程逻辑,她指出第一节是第四章的基础,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石;第二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则从政治和文化层面进行探讨,是对资本主义整体认识的拓展和深化。谢冬老师在对《原理》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分享中,则注重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她运用戴比尔斯在钻石行业进行垄断的案例、皮耶鲁齐在法国阿尔斯通工作的案例以及三星集团操纵韩国经济的案例等等将理论融会贯通。她指出,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还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谢冬老师做教学分享

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任课教师围绕前半学期教学展开深入研讨。教师们普遍反映,当前教学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互动环节响应不足,学生对课程兴趣度不高;二是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知模糊,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视为普通必修课,未能认识其方法论价值;三是不同专业学情差异显著,理工科学生对抽象理论理解困难,文科学生则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存在短板。对此,教师们分享了针对性方案: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行分层任务设计,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杨朝晖主任作总结发言

本次备课会紧扣“课程教学分享”与“期中教学反思”两大核心,以研促教、以思提质。会上,教师们围绕教学内容创新、案例融入策略、课堂互动设计等展开深入交流,剖析不足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方案,为提升课程亲和力与思想性提供了多元思路。会议最终在教学方面形成共识,明确后续将继续强化教研协同,着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方法论夯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周家盈、张晓 摄影:周家盈)

上一条:共话形策拓思路 齐抓课堂提质量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二期“德学·五进”宣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