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集体备课提质量 博采众长增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研室召开期中集体备课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日期:2022-05-07 】

【本网讯】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稳步推进期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5月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研室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会。本学期担任“原理”课的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杨丽丽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孙新彭教授首先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这两条主线对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条理性分析。他认为从劳动价值论方面需要把握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三大矛盾;从剩余价值论方面要讲清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实现、分配和产生的结果等基本理论问题。“原理”课程负责人范金良教授认为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原理”课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讲好本门课程,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一是坚定方向,明确定位;二是理论功底要深厚;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与学生的具体学情实际相结合;四是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五是要传承红色文化。最后范教授梳理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讲课逻辑,他认为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讲清楚,重点是要讲清楚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两位教授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受益匪浅。

紧接着“原理”课全体任课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破解之法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分享。针对青年教师所提出的“如何学习理论”、“把理论讲得有深度第一步要做什么”等问题,范金良教授强调指出要下笨功夫,研究透彻教材,勤读原著,将重要观点、论断先背下来,变成头脑的记忆,同时与实践相结合,用时取之不尽。关于如何上好“原理”课,李功清老师认为一是要讲理论,要全面地讲清楚哲学基础理论;二是讲逻辑,要把握好章节和知识点的联系;三是结合案例讲理论,尤其是挖掘时政热点与身边的事件;四是突出重难点,把问题讲透彻。杨朝晖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一是态度上重视,为此要备好课,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二是思想上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通过理论学习培养理论自信;三是吃透教材,用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邓盼博士则强调可以将最新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融入教材,提升学生兴趣。上述教师通过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见解,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深化了大家对教学的再认识。

最后教研室主任杨丽丽老师对本学期的实践教学、论文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安排,为后期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必要准备。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原理”课全体教师深刻领悟了“原理”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对“原理”课中的重点、痛点和盲点的理解与把握,拓宽了讲课的思路和逻辑,进一步强化了 “原理”课教师讲好原理课的方式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张松峰,杨丽丽,谭丽婷 摄影:施蒙)

上一条:学习前沿 开拓视野

下一条:深入浅出讲“概论” 集思广益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