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五进”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五进”实践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11月2日下午,思政部在三水校区学生活动中心209会议室召开“五进”实践研究组阶段性交流会。会议由思政部主任谭玉兰主持,“五进”实践研究指导专家张辉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此次交流会是课题组积极贯彻落实6月份阶段性成果汇报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会上,“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与“进社会”五个研究小组组长围绕已经开展的实践活动及所收集整理的素材、即将开展的实践研究及预测成果、数据整理三个方面汇报了项目半年来的进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各组的实践研究内容充实丰富,所展开的实践形式新颖生动,切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实际。如“进课室”小组开展“名课堂”、“名教师”推介活动,“进图书馆”小组开展了“名著配音”大赛,“进实验实训室”小组开展了“模拟经营节”,“进体育场馆”小组开展了“阳光健康跑”活动,“进社会”小组带领学生通过零距离接触民间传统工艺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等。
张辉教授作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五个小组开展的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她认为各组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并获取了诸多素材。随后,张教授就如何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她指出:一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积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二是要注重前后调研数据的对比,验证理论、总结规律;三是要进一步改善现有素材,为编辑出版实践研究成果奠定基础;四是要增强时间观念,加快研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研究。张教授的指导使各小组明确了自己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圆满结题奠定了基础。
在我院院长邝邦洪教授提出的“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五进”实践研究课题组汇集了思政部教师、学生处、团委及各系部辅导员骨干,形成了分组推进、合力研究、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对我院德育工作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