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Fashion Source时尚之源深圳展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正加速向“贸易+设计+数字化”融合模式转型。大湾区作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聚集地,其行业动态与创新趋势引领全国发展。为帮助学生直击行业前沿、深化理论实践结合,11月19日,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在随行教师的带领下组织70名特色班学生,赴深圳会展中心参与第31届Fashion Source时尚之源深圳展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展会是大湾区纺织服装行业的年度盛会,汇聚纱线、面料、服装、配饰等全品类展品及数字化创新技术,同期举办的SS26深圳原创时装周更聚焦行业前沿趋势,为产业交流与创新提供了高端平台。商学院精心策划本次实践活动,以“纺织服装产业链创新成果展示与全链路升级”为主题,构建“实地考察+行业交流+课程联动”的实践体系,助力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商业实战能力。

全链考察,洞察行业创新动态
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深入展会核心展区,全方位探访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生态。在跨境贸易展区,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不同品类产品的设计亮点与品质特性,主动与参展商交流拉美、东南亚等目标市场的需求差异,细致分析“产品特性—平台规则—市场需求”的匹配逻辑;在数字化展区,智能裁剪设备、跨境贸易数字化系统等创新技术让学生直观感受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脉搏,理解技术对生产效率、贸易流程的优化作用;在品牌展示区,学生们对比高端女装、快时尚童装等不同定位品牌的展区布置、产品设计与营销话术,深入思考品牌定位与目标客群的契合之道。

学用结合,深化课程实践认知
本次实践紧密联动《跨境电商运营》《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学》等核心课程,实现理论学习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衔接。通过观察展会跨境选品逻辑,学生们将课堂上学到的跨境电商运营知识与实际产品选型相结合,深化了对目标市场需求分析的理解;以展会数字化设备为案例,学生们具象化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课程内涵,明晰了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底层逻辑;借助品牌展区的实地调研,学生们将品牌定位理论应用于实际分析,提升了商业洞察与市场分析能力。

安全护航,保障实践顺利开展
为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商学院提前制定了完善的安全保障方案与应急预案。出行前,学校开展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专题教育,明确实践纪律与注意事项;行程中,随行教师实行分组管理,全程跟进学生行动,及时回应学生需求;学院还为全体参与学生购买了意外保险,针对突发健康问题制定了就近送医与学院上报的应急流程,为实践活动筑牢安全防线。参与实践的学生纷纷表示,本次深圳之行收获颇丰。不仅直观了解了纺织服装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了跨境选品、产业数字化、品牌定位等领域的实战技巧,更清晰了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此次实践活动成功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桥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市场洞察能力与商业实践素养,为其未来从事跨境电商、产业研究、市场营销等相关职业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专业自信与就业竞争力。
撰文:李琳
图片:融媒体中心
初审:胡炜
复审:张娜
终审: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