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上午,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校在三水校区图书馆603会议室隆重召开了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的主题,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初心,共商育人新计,凝聚奋进力量。副校长漆小萍、校长助理易亚军出席教师节座谈会,来自各教学单位19名教师代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会议由人事处处长司晓婧主持。
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校长助理易亚军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与崇高敬意。随后,他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这一主题,与教师代表展开深入交流。他指出,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无不凝聚着广大教师的智慧和辛勤。学校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氛围。他希望全体教师继续秉持育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随后,与会教师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各自学科背景与教学实践踊跃发言。大家分享了教育教学一线的体会与思考,并就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进行深入探讨。发言中,各位教师畅谈育人理想、教育创新与职业责任,聚焦如何传承师道、涵养师德、成为“大先生”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表示,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学科研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漆小萍副校长向全校教职员工送上节日祝福和衷心感谢,高度肯定大家为学校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强调,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根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从严从实抓好师德师风,提升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完善激励保障制度,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将与全体教师一道,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代表发言
谢小军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作为一名从教九年的青年教师,他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用心、用情、用爱”。自2016年硕士毕业加入学校以来,他从一名新人教师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他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反复打磨教学细节,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竞赛,并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努力站稳、站好讲台。他坚信,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份关怀,足以照亮学生的人生道路。他曾指导多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建模比赛,见证学生从课堂走向领奖台,甚至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是教师最大的幸福与成就。
邹剑峰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于22年从教经历,他分享了对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大先生”精神的深刻体悟。从初登讲台到加入广州工商学院,他深切感恩师生的信任,也感恩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他认为,教育需要信念与担当,既要脚踏实地、全心服务学生,也须因应时代变革,主动创新方法、提升育人效能。
陈伟 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自2015年加入广州工商学院以来,他始终心怀感恩,努力将企业二十载实战经验和校企合作成果融入教学与育人全过程。他深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点亮学生、关怀成长、引领价值。这些年来,他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陪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也亲历许多学生从迷茫到成才的蜕变。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他也呼吁学校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促进跨学科交流、支持青年教师成长,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教育生态。
撰稿人:郑锦浪
图片:宣传部
初审:黄国威
终审:司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