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窑火的传承与创新”——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环境设计学院到景德镇三宝瓷谷、中国陶瓷博物馆实践考察写生

发布时间:2025-04-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经历4月13号漫长的高铁长途跋涉,广州工商学院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专业师生于4月14日踏上了景德镇艺术考察、写生之行。经历4月13号漫长的高铁长途跋涉,广州工商学院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专业师生于4月14日踏上了景德镇艺术考察、写生之行。秉持“通古贯今”的理念,深度探索了这座中国陶瓷文化的发源地。景德镇作为中国著名的陶瓷之都,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精湛的陶瓷工艺闻名于世。瓷器中的造型特点、绘瓷用笔、色彩搭配、图文样式等含有丰富特色的美术知识,让学生在观赏器物的同时提高艺术的审美水平。

四月十四日:踏访三宝村与三宝瓷谷,感受陶瓷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

4月14日上午,师生抵达了景德镇的三宝村,正式开启了此次深入发掘陶瓷文化艺术精髓的考察之行。三宝村,这片沉淀着悠久历史和卓越工艺的土地,既是既是景德镇陶瓷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镇。这里的每一块泥土都讲述着陶艺史的璀璨,每一缕窑火都闪烁着岁月的光辉。

三宝瓷谷,目睹了陶瓷工艺从古至今的蜕变。在悠悠岁月中,景德镇的陶瓷技艺历久弥新,传承着匠心独运。从选泥到成型、上釉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在彰显着陶艺的精湛与文化的沉淀。途中师生参观了几位陶艺大师的工作室,目睹了泥土在匠人手中如何转化为一件件如诗如画的瓷器。部分学子专心观察、细致思考,并向师傅与老师请教景德镇陶瓷文化与纹样的来源与背后的历史典故。青花玲珑瓷作为景德镇的非遗工艺之一,学生们在三宝村瓷器师傅的引导下深入了解了青花瓷和玲珑瓷的制作工艺。青花瓷如梦如幻,玲珑瓷的精致雕刻令人赞叹不已。每一件瓷器的细腻绘画与纯净釉色,均体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卓越地位。老师们在旁同时讲解了青花瓷的烧制温度、釉色配方、独特技艺与关于瓷器图文样式造型特点元素的提取与创作,使学生们一方面对景德镇陶瓷的历史与工艺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另一方面对于艺术的认知有了综合性的提高。

四月十四日晚:陶溪川文创街的现代艺术风采

傍晚时分的陶溪川文创街,充满了现代艺术的气息,巧妙融合了传统陶瓷文化,与白天的古朴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夜晚独特的创意与活力。陶溪川的每一寸街道都弥漫着创意与活力,现代与传统在此碰撞与融合。展示着无数当代陶瓷艺术家的创意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与梦想,既是传统技艺的延续,又是现代审美的突破。学子们在文创街的每个展位前驻足,细细欣赏每一件陶瓷艺术品。作品大胆融合现代设计元素,突破了传统陶瓷的形式与界限,不仅拓宽了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视野,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和谐美妙交融。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和创作灵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月十五日:沉浸陶瓷的历史与文化——陶瓷博物馆与御窑遗址博物馆

4月15日上午,今天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图案纹样、造型美感、传统线条的组织与运用的分析与收集,为学生后期的写生与创作奠定坚实基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作为世界顶级的陶瓷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丰富,跨越唐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展示了陶瓷工艺的辉煌与演变。画片中的各种元素汇集了古人对于画面艺术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明洪武时期到清末宣统时期瓷器中了解到明青花到清青花瓷器中笔触的变化,胎土的差异、颜料的运用,青花、斗彩、粉彩的色阶变化以及窑变中的机理和艺术性。学生通过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打破以往局限性的审美角度与认知,其中包括传统画片中的意象造型、构图中的正型与副型的艺术处理、灵感来源等。

下午,师生前往了景德镇的御窑遗址博物馆。曾作为皇室制作瓷器的御窑遗址,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芬芳。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来自御窑的珍贵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和粉彩瓷,它们细腻的工艺和精美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专心聆听讲解员讲解御窑的历史背景、烧制工艺及瓷器演变。这些历史遗物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景德镇陶瓷技术的高超与复杂,御窑遗址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古代瓷器的艺术之美,也揭示了景德镇陶瓷技术的无与伦比的精湛。从考古遗址到历史遗物,每一件展品都透露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生们在此处感受到了景德镇陶瓷千百年来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仿佛与历史深刻对话。提高了对于中国传统非遗手工艺的热爱。

两天的景德镇的陶艺考察之行,学生们在每一站的探索中,深刻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从三宝村与陶溪川文创街的现代艺术,再到陶瓷博物馆和御窑遗址博物馆的历史沉淀,师生们在陶瓷的世界里汲取了艺术与文化的双重养分。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深度学习,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陶瓷艺术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艺术创作的激情与灵感。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发源地和陶瓷艺术汇集地,必将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激励他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撰稿人;刘戈

审核人;陈姝墨

董雨

张鑫

丁萌萌

打印责任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