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微短剧教学新领域 赋能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美术学院教师参与AI微短剧师资高研班

发布时间:2025-10-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2日,美术学院组织骨干教师赴珠江学院,全程参与第20届中国好创意大赛分赛区系列活动之AI微短剧师资高研班。此次培训聚焦微短剧行业发展与教学实践融合,为高校艺术教育对接产业需求、培育创新人才搭建了高效学习平台。

  在大赛宣讲环节,组委会专员重点解读第20届中国好创意大赛的创新调整,包括"高阶文明"、"认知境界"、"AI情感陪伴装置"等新增投稿类别,以及"河马杯"微短剧专项赛的参赛规则、奖项设置与版权保护政策。针对高校关注的人才培养问题,讲师详解大赛"考研加分""实习就业对接"等福利政策,以及点众科技"片酬保底+奖金扶持"的艺人合作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实现产教融合提供清晰指引。

  作为教育部认可的权威赛事配套活动,本次高研班由中国好创意大赛组委会统筹,邀请点众科技行业专家及大赛核心宣讲团队授课。培训内容紧密围绕高校教学需求,涵盖微短剧兴起逻辑、行业发展现状、专项赛创作要点及高校签约演员培育路径四大模块。点众科技专家结合数据案例,详解微短剧"多巴胺式情绪价值供给""碎片化即时满足"的核心优势,以及当前8.33万家相关企业、6.62亿用户规模的行业体量,让参训教师直观感受赛道潜力。

  培训现场设置互动答疑与抽奖环节,美术学院院参训教师围绕微短剧剧本创作、AI技术应用、学生作品孵化等问题与讲师深入交流。老师们表示,此次培训精准对接艺术教育与数字产业发展需求,不仅系统掌握了微短剧创作的核心逻辑,更明晰了大赛资源与教学实践结合的路径。美术学院始终重视产教融合与师资能力提升。此次参与高研班后,学院将把微短剧创作融入相关课程体系,组建专项指导团队,助力学生参与"河马杯"等权威赛事,以赛促学培育兼具艺术素养与产业适配力的创新人才,为数字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撰稿:王晓飞

初审:刘晓瑜

终审:郝孝华

打印责任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