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神游三晋

发布时间:2024-10-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在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师生的热切期盼中,为期多日的山西艺术考察之旅已接近尾声。经过山西博物馆、云冈石窟、悬空寺及应县木塔的深入探索,师生们带着满载的灵感与收获,踏上了回程的列车。此次考察不仅是对山西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全面体验,更是对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艺术创作与设计理念上的一次深度启迪,深入探索公共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与价值。

(一)山西博物馆:公共艺术的历史回响

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历史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们提供了直观了解中国古代公共艺术发展的窗口。从青铜器到瓷器,从雕塑到壁画,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辉煌。学生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探讨了这些艺术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与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与文化特征。

133AB8

(二)云冈石窟:佛教艺术的公共表达

云冈石窟,这座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宝库,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学生们探索公共艺术在宗教空间中的绝佳范例。石窟中的佛像、壁画与浮雕,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公共艺术在传播宗教信仰、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学生们通过摄影记录与速写描绘,深入了解了公共艺术在宗教空间中的布局与表现手法。

152CF4

(三)悬空寺:建筑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完美融合

悬空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惊险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这座建于北魏时期的寺庙,不仅展示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公共艺术在有限空间内的巧妙布局与创意设计。学生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探讨了悬空寺的建筑美学与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以及它如何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桥梁。

8B21A

CF6A4

(四)应县木塔:木构建筑的公共艺术典范

应县木塔,这座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塔式建筑,以其精湛的木构技艺和独特的公共艺术价值,成为学生们考察的重点。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木塔的建筑结构与空间布局,以及它如何在公共空间中承载文化传承与社会交流的使命。木塔中的每一根梁柱、每一块斗拱,都成为了学生们探索公共艺术新领域的灵感源泉。

(五)五台山:公共艺术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五台山。这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为学生们提供了探索公共艺术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新视角。学生们在五台山各大寺庙中,深入考察了公共艺术在宗教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与功能,以及它如何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

此次山西艺术考察之旅,不仅拓宽了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深化了他们对公共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与价值的理解。学生们表示,此次考察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创作与设计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推动我国公共艺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美术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人才,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公共空间贡献力量。

撰稿人:郭艳兰

摄影:刘志成、杨春薇、郭艳兰

审稿:郝孝华

打印责任编辑:王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