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实验教学方法
本项目主要使用两种实验教学方法:(一)问题引导和虚拟仿真实验、(二)数据分析和报告。
(一)问题引导和虚拟仿真实验
(1)使用目的: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和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态虚拟环境中实践和探索生产成本核算的各个方面,加深对实际情境的理解,并通过互动讨论加强对概念和应用的掌握。
(2)实施过程:
1. 教师在虚拟仿真实验开始之前,提出一个关于生产成本核算的问题,如: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可以利用虚拟仿真系统进行实验来寻找解决方案。
2. 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例如生产经理、成本会计师、采购专员等,来参与虚拟仿真实验。
3. 学生通过虚拟界面和模拟工厂场景进行操作,可以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制定、生产线优化等活动,并观察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4.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如何通过调整生产线布局降低成本、如何通过材料采购策略控制成本等。
5. 学生在组内或全班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体会、策略和结果,并分析各种决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实施效果: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电动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决策过程。他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践多种策略,观察和评估成本变化的效果,加深对生产成本核算的理解。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并从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中获得启发。通过实践和讨论,学生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分析决策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这种虚拟仿真实验和讨论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安全、动态和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生产成本核算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二)数据分析和报告
(1)使用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促进他们理解和应用生产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指标。
(2)实施过程:
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组关于电动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数据,包括关键零部件成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2. 学生分析和计算这些成本数据,并使用图表、表格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3. 学生基于数据分析,撰写一份关于生产成本核算的报告,描述他们的分析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报告可以包括对成本结构的分析、成本控制策略的评估等内容。
4. 学生展示他们的报告,并进行互动讨论。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提供反馈,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实施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产成本核算的实际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学生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提高了对成本结构和成本指标的理解。通过撰写报告的过程,学生需要整理和解释数据,从而对生产成本核算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报告的展示和互动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不同角度和观点去理解和评估成本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学生的报告撰写和展示技巧也会得到提升,以及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数据分析和报告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加深对生产成本核算的理解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