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德学·五进”教育理念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精准融合,培育“守德、精业、笃行”的高素质财会人才,11月16日下午,我校终身名誉校长邝邦洪教授受邀在三水校区学术报告厅,为会计学院全体教职工开展“‘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会计学院院长任道纹教授主持。
广州工商学院终身名誉校长邝邦洪教授讲座现场
任道纹院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模式是我校特色育人体系的核心支点,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会计人才具有方向性意义。此次邀请学校终身名誉校长邝邦洪教授面对面授课,旨在帮助全体教师进一步校准育人坐标,把“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理念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深专家,邝邦洪教授曾先后担任多所本科院校党委书记、校长,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高等教育研究,著述丰硕。2013年,他立足民办高校实际,首创“五进”育人理念,历经十年迭代,已成为学校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核心支撑。讲座中,邝校长围绕“‘德学’修养”、“‘五进’育人”、“‘德学·五进’的现实意义”及“实践路径”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德学·五进”育人理念的形成背景、核心要义、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邝校长指出,“德学”修养理念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面对社会多元思潮的冲击,当前高校部分师生存在忽视道德修养、缺乏实践锻炼的倾向,必须重塑“德学”并举的价值坐标,他强调,“德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道德修养的体现,高校教师应以“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进”育人理念的由来,邝校长回顾2013年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锻炼意识不强、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提出“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邝校长深刻阐释了“五进”内涵:“进课室”重在专注听课、勤做笔记、积极思辨,夯实专业基础;“进图书馆”强调博览群书、掌握阅读方法、提升人文素养;“进实验实训室”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进体育场馆”倡导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品质;“进社会”则通过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等方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
“德学·五进”理念在多年实践中展现出显著育人成效与社会价值。邝校长指出,“德学·五进”是学校十年育人实践的结晶,曾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推动了学校育人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稳步提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必须回应社会对德才兼备人才的迫切需求,强调“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理念,推动“知行合一”的育人实践,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围绕如何践行“德学·五进”,邝教授提出“知行并举、见贤思齐、持之以恒、勇于创新”。教师要以身作则,把道德追求与学识提升转化为日常行为;学生要在“五进”活动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他鼓励师生坚持反思、持续学习、勇于创新,让“德学·五进”内化为成长动力,外化为行动指南。
最后,任道纹院长在总结中指出,邝校长的报告立意高远、内容翔实,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为会计学院进一步深化“德学·五进”、优化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遵循。下一步,学院将把“德学”理念与“五进”要求全面融入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第二课堂及评价体系,持续打造“诚实会计人、诚信会计人”育人品牌,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会计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陈 威
图片:刘帅飞
初审:陈 威
复审:全桂艳
终审:任道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