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9日,由广州工商学院会计学院举办的“业财变革、数智赋能”暨“2022年会计学院数智会计研究论坛第二期”在国际交流中心3号楼顺利召开。会计学院特邀了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教授和暨南大学博导、财政部首批会计学术领军人才、兼任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沈洪涛教授。会计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计学院副院长黄秋菊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张振刚教授)
首先,论坛的第一阶段由张振刚教授作为主讲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张教授以《结构化思维与表达》为主题,先用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向在座的老师们简述了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即把思想、观点和事实等,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遵循一定的程序、条理分明地进行沟通表达的过程。然后,张教授环环相扣引出了进行结构化思维的四大原因,一是能够在阅读和倾听的过程中,快速获取信息,把握要点重点观点;二是能够快速制定并撰写工作报告,并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三是能够在现场即兴讲话中准确获取信息,迅速归纳总结,形成概念框架。四是能够有条不絮地在纷繁的市场竞争中分析复杂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把握重点难点,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张教授强调结构化思维要注意“结构化、简明化、完整化、形象化、准确化”五个原则。
(张振刚教授)
然后,论坛的第二阶段是以《数据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演讲,主讲专家张振刚教授将《结构化思维与表达》的方法应用到此处,进行承上启下。张教授从结构化思维出发,详细地阐述了“数字经济三个特征、数字创新三种思维、数字孪生三大应用、数据赋能三项集成、数字化转型三个层面”。
(沈洪涛教授)
下午,论坛进行到第三阶段,由沈洪涛教授作为主讲专家进行主题演讲。沈教授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体会分享》为主题,介绍了会计课题申报经验。沈教授围绕“摆正心态、重在选题、撰写初稿、反复修改、评审体会”五个环节展开分享。沈教授鼓励在座的老师,不管什么课题,都要积极申报,不申报永远为零,就算申报失败了,那也是宝贵的申报经验,撒过的泪水终会变成光亮。
(沈洪涛教授)
最后,论坛的第四阶段,由沈教授以《碳会计的最新发展》为主题进行演讲。沈教授通过逆向探讨,向在座的老师们抛出问题,引发老师们的思考。沈教授详细地阐述了“碳信息披露及其鉴证、碳‘关税’与产品碳成本、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碳信息披露实践存在的问题。

(会场照片)
论坛上,两位专家学者发表了视野宏阔、见解精深的主旨演讲,其中既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也有生动的案例分享,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意犹未尽。会计学院院长任道纹教授致感谢辞并为专家献上鲜花,本次思想火花迸发的数智会计研究论坛圆满结束。
(全体合照)
文/图:郑燕璇
初审:黄秋菊
终审:任道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