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法系我心 依法执教——通识教育学院教师热议新《职业教育法》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5-27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职业教育法完成近26年来的首次大修。为深入、全面、准确把握新《职教法》精神,做好新职业教育普法工作,持续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1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网络公益直播的形式举办“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宣讲大会”。

五月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广州工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按照学校要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全院教师共70人以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收看学习此次宣讲会,掀起了学习贯彻新《职教法》的热潮。

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和专家学者分别就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与教育系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考虑、举措及民办职业教育新发展机遇等做报告,通过“修订对比”系统梳理了职业教育法的进步逻辑和深远影响,通过“特色亮点”突出阐明了学习贯彻职业教育法的新时代要求和高质量发展愿景。通识教育学院全体教师一致表示深受启发、备受鼓舞,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

通识教育学院党支部委员会

校长助理、通识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黄鹏: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修改后的职业教育法完善了产教融合的制度支撑。“第四十七条 国家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过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设立工作室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工作”。结合通识教育工作,根据学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愿景和办学定位、发展理念,需要思考如何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作用,共同打造通识教育的“专精特新”。根据需要整合和拓展校内外资源,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聘请优秀的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让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促进广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识教育学院党支部组织委员、院长助理谢小军:通过对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教育人的信心和激情。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领域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职业教育顺利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进依法治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基础。作为一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创新课程形式和内容,培养多样化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通识教育学院党支部宣传委员黄飞: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重修《职教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注重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学院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李青:通过学习了解到其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新职业教育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法律保障。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行政干事曹噬云:《职教法》的修订,对推进职业教育建设有着重大影响,对于学校发展是新的机遇与要求,教职工要理解和把握《职教法》的意义和内涵,更要坚定信心,培养法治思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师德学风建设,增强做好高校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力推进“三全育人”,为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

教务员刘庭辉:《新职教法》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我校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与职业教育法中所提倡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相契合的。作为学校的教师,应加深对职业教育的深度理解,思考应用型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角度,从教学体系改革方面如何培养应用型与企业需要的核心能力对接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语文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高媛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可见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这就要求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再到社会,都应该转变观念,加强职业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贡献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更应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禤胜修教授:通过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政策有更深得理解。尤其是王大泉副司长对新职业教育法的主要条文及其内涵所作的系统、具体的解读,为准确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以新职业教育法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实际,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推进我校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周杰教授:新法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样重要,只是类型不同,享有和普通院校毕业生同等升学、就业、职业发展权利等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新法还提出有望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我们作为应用型普通高校,在行业、企业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借此契机,拓宽学校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更好的发挥民办教育的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

周建江教授:通过《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宣讲会》的线上辅导学习,不仅增强了我们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信心,也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同时明白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指明了自身做好工作的教学方向。

李彦君教授:通过学习,增长了很多见识,从政策层面了解了更多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方式方法。教育的核心是关注人的成长,完成人的价值的开掘。这就需要教师详细了解国家政策和大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教学中帮助一部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

曾耀农教授: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招生规模的扩大,另外一个问题又摆在高校的面前,那就是毕业生就业难。现在社会不缺普通大学生,而是缺技术工人。民办高等教育大都是二本或三本高校,所以职业教育是一个短板。职业教育其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动手训练。职业教育也是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好高骛远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邱代东:通过认真学习,我收获颇丰。新法修订后,直接废除普职分流,减少了很多家长的压力,也让不少学生有了更为开阔的未来,为我国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蓄力。职业教育法是从法律层面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依据。作为教学一线教师,需要认识到新法对教学本身的深刻影响、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深刻影响。教育上的有法可依,不仅可以保障教育程序的公平公正,还可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陈雍:通过学习这次的宣讲大会,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树立正确人才观的重要性。在教育与教学中,要守正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把职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深入、全面地学习《职业教育法》,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任务,为我校人才培养做出更大努力。

徐翔:本人通过学习最新职业教育法,全面了解到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意义以及目的,新的职业教育法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影响深远。也充分认知到新的职业教育法的时代意义和内涵特征,认知到新法是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需求所设立的法律。新法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和技能人才,让我意识到职业教育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的全部周期,更好的把握“产教融合”的意义,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同时要把理论成果和实践相结合。

葛东辉:很荣幸参加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线上举办的“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宣讲会”,通过认真聆听解读,让我对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与教育系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前瞻、举措及民办职业教育新发展机遇等有了比较明晰的认知,有助于深入、全面、准确把握新《职教法》精神,我将立足于教育教学岗位,深入领会、贯彻精神,树立正确的新职业教育教学观,与时俱进,积极备好课上好课,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邹琳琳博士:通过学习,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法案第二条从强调“技术技能人才”到强调“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目的更为明确,也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育人方向,我会在岗位上认真贯彻执行新职业教育法的具体要求,尽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惠黎平:新职业教育宣讲会内容详实,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高职教育教师,我将继续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关内容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努力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颜少菊:新《职业教育法》 首次大修,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来的“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改为“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我相信,未来的教育将逐步回到培养人,塑造人这个根本上来,而不仅是筛选的作用。

张丽华:职业教育修法,可见国家对未来教育的重视和力度,从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民办高校应顺应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劳模,工匠精神,为国家贡献实实在在的人才力量。

高等数学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张琼:职业教育是关系到大多数人就业生存的一种技能教育,新职业教育法让我感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怀。我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着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好新《职业教育法》,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邢喜莲教授:认真观看聆听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举办的线上“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宣讲会”,作为民办高职教育数学专任教师,深受鼓舞。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在新《职教法》的指导下,我们要以身作则,研究高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中青杯和数学竞赛等技能类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王延臣教授: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发展职业教育是重中之重,职业教育是教育的直接表现,不要拘泥于“蓝领”"白领“之分,整个社会都应重视职业教育,社会才发展,国家才会强大!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应该也是职业教育,应该仔细探讨怎样办等更好?教师也应该从教学理念,内容,形式上探讨改变。

吕刚博士:教育的目的是点燃火炬,照亮人生的美好!职业教育和一般的教育不同,是以训练技能目标,就业为导向。同时加强通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 的合格技术技能人才。立德为本,才能弘扬工匠精神。

闫湛:新职业教育法内容全面丰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打破了“崇尚学历,漠视技能”的传统观点,充分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弘扬了大国工匠精神。借助这股东风,应用型本科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与知识,还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德技并修。

贾利琴: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一方面要在职业教育期间做职业启蒙和职业认知教育,另一方面想做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领会重视政府、民办学校、企业多方协作,政府牵头打样立规则,学校和企业产教融合,作为教师积极融入双师型教师建设队伍中。

骆旗: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从而能够缓解“单一成才选择、单一评价体系”所带来的焦虑感,意味着两者要同等重视、同等投入、同等保障,要求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教学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更多思考。

武文娟:新职业教育法对整个职业教育战线来讲,都是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职业教育法,以身作则加强技能学习和锻炼,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职业技能技术人才而努力。

杨姜维:新的职业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得到进一步明确,为他们升学和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广大职校学生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奋斗,学好技能,用真本事真专业打动用人单位,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线性代数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魏玉华:经过学习《职教法》,我深刻明白自己所在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在于什么,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业,还包括学生的职业,要为国家未来新时代青年一代人的发展贡献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薛申芳教授:新职业教育法,体现了我国对国内外教育工作的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适时的政策举措,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新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也就相当于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同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我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新工科人才教育与人才需求,对各学科与专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教育、教材、教法改革力度。

岳中亮教授:目前学校急需把握机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深化向新法政策靠拢,利用政策开拓发展。数学教育亦要与专业,就业的职业相结合,开展教学和科研。

张溯章:职业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三手一起抓,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层次的领悟教师的使命和责任,老师更要做到真实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学生的指路人,并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常态化的自我诊断、改进、提升,做新课改革教师的引领者!

邓誉:在新职业教育法出台之前,人们往往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职业教育是被普通教育淘汰的学生参加的教育;职业教育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大多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等等。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学成后的资质以及毕业就业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从而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有利于逐渐改善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旧观念,为青年人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逐渐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职业结构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刘洋: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竞争力。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建立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体制,使劳动者具有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从而得到终身发展,为国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龙彩燕:随着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视,根据民办高校发展职业教育的利好因素分析,应用型民办高校可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将“应用型”定位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拓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单位,将有利于优化职业教育机制,有利于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体化办学模式,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量。

孙水玲教授:通过收看直播,听取各位司长的讲解,使我认识到本次教育法修订的重要意义,让我受益匪浅。4月20号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是96年以来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特点一是全面系统,二是尊重实线,三是问题导向,四是着力创新。

王宇教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大势所趋,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众望所归。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对关于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等地位,更加明确了职业教育通过多样化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责任。

高敏博士:在疫情常态化,产业结构转型之际,新职业教育法的推出紧贴实际,高屋建瓴的给出职业教育的法律规范,意义重大。首先,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对近期社会上出现不公平就业等现象,赋予法律上的明确和制裁,更加坚定我国推动职业化教育的方向;其次,教育法鼓励产教融校企合作,加强企业的参与,学生学到与工作更加匹配的知识结构;再次,教育法再次强调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完善学生社会实践的机制。作为老师,要加强学习,参与企业实践,紧贴社会需求,完善知识结构。

褚青涛:该法共八章六十九条,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校无缝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促进的系统,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我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核心。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丰富培训形式、扩大学习内容,让职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能工巧匠,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连艳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存在“低人一等”、“无奈选择”等偏见,导致吸引力不足。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刘晓燕:听完王大泉副司长的报告,了解了《职教法》的实施历史与过程。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的宗旨不仅仅是培养思维型人才,更要注重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教师除了要育人,更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自己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帮助学生提高。不管是高等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都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军事理论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胡刚博士:通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后,将会实质性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穆松博士:职业教育处于大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鼓励民办资本平等参与。鼓励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办学。职业教育可以进行学历证书。例如鲁班工坊!我们教师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服务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积极走出去,多学习,为培养合格职业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蔡宗坚: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是我国职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新法明确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可见,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根本而言,这是重视每一个人的发展机会。通过职业赋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出美好的末来。

肖经渊:职业教育要以职业为导向,同时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应坚持“规格与特色”相统一,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勇于探索,为新时代培养具有特种技术应用能力的专才,真正实现从结构导向向行动导向的转变,静态转化为动态。坚持政、行、企、校的相互联动办学理念,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专才。

全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的实施,说明了国家高度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在认真阅读了《职业教育法》后,感受颇深,启迪很大。新《职业教育法》为解决现存的职业教育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扫除了法制上、政策上、社会地位上、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提出的“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新导向将引领新时代的择校、择业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邓翠芸: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既可安身立命,又能报效祖国,是值得称赞、感到光荣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们应转变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培养身心健康的职业化人才。

胡伟坚博士:新职业教育法是国家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新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覆盖范围跳出校园,实现了全社会参与。

李淑怡:通过学习新《职业教育法》,我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大。职业教育是关系到大多数人就也生存的一种技能教育,也是提高全社会劳动水平的基础教育,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素质教育。在此形势之下,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促学生的全面发展。

骆思贤:《职业教育法》为民办教育指引了方向,作为人民教师,应学法、懂法、守法,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紧守法律与道德底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今天,我们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新《职业教育法》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李婷婷:通过学习,我对新职业教育法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产生共鸣:专家的观点对深刻理解职教法的核心要义,理清立法的过程,把握新职教法的主要内涵,实施依法办学具有指导意义,为教育工作者深刻把握新法精神、落实好新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

邱子鹏:我校作为应用型高校,与职业教育法不谋而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积极配合《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为学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敏梨:作为一名心理老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参加课程教研活动,坚持认真备课,努力提升教学水平,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结合课程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调适能力,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技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白璐:通过对新职业教育法学习,感受到此法案的修订到出台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作为从事职教工作多年的职教工作者,我由衷地感到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春天来了。

公共艺术课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龚洪敏:学习职业教育法规,对于教师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提升个人法律意识,理解职业基本道得和法规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该以教育为本,守好自己的三尺讲台,努力创新,积极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努力。

王凌丹: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着力寻求“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二是做到爱岗敬业,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三是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庄鸿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能技术,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和职业教育提升到本科层次,它们是现代职业体系建设的根本要素。

钟源达:通过学习,让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关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条例,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指导意义,更加切实地保障了教师权益。作为青年教师,亦将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潘慧杰:职业教育应该被重新定义新出台的《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该法案从法律层面保障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各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课程改革,将实践知识融入到课程中,提交知识的转化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上一条:广州工商学院举办访企拓岗促就业座谈会

下一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教研室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