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网】https://www.xkb.com.cn/articleDetail/362419
新快报讯记者从广州工商学院获悉,近日,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该校召开。广东省教育厅及省民办教育协会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78所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思政课专家及骨干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广东在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希望一步加强省际和省内各高校的交流合作,共同为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学校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张振超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系列成果,强调学校深入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打造大格局、筑牢大阵地、凝聚大合力、锻造大先生,深化“党委领导、党政齐抓、部门协同、全校参与、马院落实”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形成了“五力共振·四一协同”特色模式,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会议现场,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刚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专题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主题报告。两位专家立足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聚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指引。
在大会经验交流环节,广州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辉,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功名,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帆等分享了思政课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经验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会长孙迎光教授以《思政课的弘道与明理》为主题做总结发言。他提议各高校马院要不断实现内涵提升,加强以科研促教学,击破教学的痛点,从“大思政课”建设发展为“强思政课”建设,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实践体验教学环节,与会代表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等地,在“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感受百年前的家国情怀和浩然正气,探寻“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改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方法。
此次研讨会专家发言精彩、会议内容务实,与会代表在制度机制、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深入研讨了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和学科建设规律,对新时代民办高校担当立德树人大任、办好思政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雷保锋
图片: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