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https://mp.weixin.qq.com/s/MkVevfMzrbhIas5PmP5KFQ
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我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国农技协的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广东省农技协于6月1日-10月31日期间在全省开展基层农技协组织提能行动活动,组织人才库科技专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科技为民志愿服务活动,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以为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农技协的力量。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7月28日,在梅州兴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会议室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在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专家组、兴宁市公共人才服务中心代表和兴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代表、企业家代表、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百千万工程”“轻骑兵”突击队代表等的见证下,省农技协人才库专家、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广州工商学院陈伟副教授送专利技术到兴宁市大坪镇大东村和坪联村的乡村企业,两项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相关的专利技术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并连续8年坚持带本科生“三下乡”开展乡村行志愿实践月活动,以高校科研成果及产学研来助力乡村企业及村集体经济发展。

“陈伟副教授在半年多的无私地帮扶企业发展红米稻种植业与客家腊味鱼产业过程中,发现企业缺乏科技核心竞争力,正好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痛点之处,这次有了专利技术的支撑,不仅有助于保护坪洋湖企业的技术成果和市场份额,而且大大增强企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成本压力,我们预测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20%以上,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经济效益和市场的拓展”,专利成果许可单位广东坪洋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伟斌表示。省农技协专家、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陈伟副教授说:“乡村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科研投入意识不强、农产品科技研发能力与人才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较难落地等情况,而我们高校老师往往在完成正常教学基本工作同时,还进行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通过许可方式把我的专利给兴宁乡村中小微企业直接使用与应用,这也是一种科研成果转化的大胆创新,也是对我专利技术的一次检验,以便今后更好地优化专利,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也为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素材。”
此次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广东省农技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科技资源向乡村流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省农技协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供稿: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广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