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服务典型村”系列报道(二)
问计“农友圈”获响应,马不停蹄深夜造访
【广东农业技术推广】https://mp.weixin.qq.com/s/JO32kt5KnyC6-F5G52P5Fw
周静茹是兴宁市大坪镇坪洋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下称坪洋湖旅游公司)总经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自己的一条求助信息引发关注,引来产业引路人,使得多年来苦心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走上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
这个产业引路人,就是来自广州工商学院副教授陈伟,他身兼多职,其中之一是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
兴宁市大坪镇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客家山区,周静茹的坪洋湖旅游公司就位于该镇的坪联村。据了解,近年来,该公司瞄准乡村振兴时机,正在打造集游湖观景、康养度假、采摘体验及特色农业发展于一体的坪洋湖生态旅游项目。2023年12月,在企业遇到发展困境之际,周静茹怀着试一试的心情在轻骑兵“农友圈”平台发布了一则求助消息。
问君哪得金点子,“农友圈”里“导师”急。轻骑兵“农友圈”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的农技需求线上对接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技服务,为农技专家精准对接生产基地需求和农户问题牵线搭桥。让周静茹喜出望外的是,她的求助信息很快就得到了农业科技特派员陈伟的积极响应。
“那次见面印象太深刻了,是在晚上2:30左右,陈伟老师从兴宁叶塘叶南渔村开完漉菜产业研讨会后驱车来到坪洋湖公司,这么晚还坚持来我公司调研指导,真让人感动!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交流持续近两个小时才结束,当时坪联村、大东村的两位村书记也在场。”坪洋湖旅游公司董事长杨伟斌说,陈伟的快速响应和务实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了解,在获得周静茹的求助信息后,陈伟迅速与企业取得了联系,成就了这次深夜造访的美谈,也从此开启了帮扶企业的产业突围之路。

陈伟与企业负责人、两村委书记第一次深夜交流
进村入户深调研,酝酿发展“金点子”
没有实际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经过上次深夜畅谈之后,满载使命的陈伟返回广州便开始计划下一次的深调研。
从2024年1月开始,陈伟带领服务团队开始奔波于广州与兴宁之间的调研之路。在此期间,调研团队进村入户、上山下田,探访当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结合多年对客家山区文化的认识,陈伟认为,大坪是典型的客家农村,山清水秀,所谓好山好水出好鱼,要充分挖掘与利用“土特产”资源优势,在“土特产”上做文章。他建议,以当地渔业资源为突破口,联合当地鱼养殖大户,发展具有客家历史饮食传统文化的“客家腊味鱼”特色产业,发展乡村集体经济,联民带民富民,同时开展产学研合作,铸造产品品牌,打造客家腊味产业基地。“农业科技特派员给我们企业指出了一条摆脱当前困境的好出路。”杨伟斌十分认同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建议。
乡村振兴,产业先兴。陈伟认为,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同样需要核心产业支撑。
“传统腊味鱼制作是客家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味,是从中原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保留至今实属难能可贵。近20年来,由于人口向城里迁移,农村劳动力的缺乏等因素,现在做腊味鱼的越来越少了。制作腊味鱼的原料鱼,均取自坪洋一带的山水生态水域,品质一流。希望在陈伟老师的指导下,把特色产业发展起来,重新唤醒大家对客家腊味鱼的美味回忆,打造独特的乡村产业。”周静茹说,“我们不懂农业农村,当时只是靠着家乡情怀回来发展。一直以来,我们企业一心以旅游发展为主,但几年来都没有起色,致使企业走入了经营困境,根本原因是企业一直没有核心产品,没有产业思维。经过农业科技特派员指点迷津,我们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坚定信心打造土特产名牌产品,发展客家腊味鱼产业。”

传统客家腊味鱼
挖掘红色基因,丰富腊味鱼文化底蕴
产业发展,技术先行。在奔赴广州与兴宁的帮扶路上,作为一名农业科技特派员,陈伟深深地知道,做农业不能纸上谈兵,胸有蓝图,更要有真功夫好技术。
根据之前在帮扶兴宁叶南渔村发展漉菜产业经验,陈伟针对坪洋湖旅游公司的发展痛点提出,前期科技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计划,采用组合服务,政校企村户协同联动,遵循农业创业规律,挖掘产业文化底蕴,做好当地鱼米土特产文章。
1月12日,这是陈伟第3次到坪洋湖旅游公司,距离第一次与杨伟斌认识见面才刚过了一个多月。但是这一次,瞄准客家腊味鱼的发展方向基本确定,打造客家腊味鱼产业的共识已经形成。他带领企业负责人杨伟斌等开始学习“四大家鱼”的养殖技术和指导腊味鱼的传统技艺制作,同时积极向老一辈村民学习交流腊味鱼制作,提高腊味鱼的制作水平与食品安全。
据村里一名现年85岁老人杨海泉介绍,从他记事时,周边几个村里一直都有制作腊味鱼的传统。在革命时期,腊味鱼也是红军战士们和老百姓经常一起制作的革命美食之一。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里,战士们在这里经常吃温泉水烫制的水漉菜与晒干的腊鱼,在重大节日时还偶尔有客家娘酒糟鱼吃。这段历史记忆让一行学习的陈伟们如获至宝。
在驻点过程中,作为客家腊味鱼产业的引路人,周末从广州往返兴宁成为了陈伟的家常便饭。陈伟经常驱车几百公里从广州赶到坪洋湖旅游公司跟踪和指导,一起动手制作示范。
“除了周末亲自从广州来到兴宁开展现场走访调查与研究外,陈伟还经常用微信群进行线上指导,他的创新务实进取的想法与做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他的每一次来调研指导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大东村委书记陈伟东高兴地说。
腊味鱼上市受欢迎,帮扶企业展欢颜
“今年我们的第一批客家腊味鱼终于研制获得成功,并作为地方传统美味推上了餐桌,游客和食客给出了极高评价,口碑也慢慢传开了。现在企业经济效益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周静茹开心地说。
陈伟用心用力帮扶坪洋湖旅游公司发展乡村经济,打造客家腊味鱼产业已初见成效,他的帮扶事迹也逐渐在当地传开。“作为一名合格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我们要沉下心来深入基层,用我们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等资源,依照国家政策和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科学地帮扶乡村发展,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祖国大地上,助力我们兴宁革命老区苏区的乡村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步伐,按照前期整体规划,建立客家腊味技术研究院和腊味大师工作室,开展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吸引更多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陈伟说。

陈伟指导的四大家鱼养殖后丰收捕捞的情景

陈伟指导并动手参与制作的客家腊味酒糟鱼

陈伟指导并动手参与制作的天然晒制客家腊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