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广东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整体提升,6月27日上午,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在广州工商学院广州校区举办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会。会议由中心主任助理,广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谭丽婷副教授主持,中心协同的14所民办高校以及省内其他25所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广州市(白云、花都区)区域协作组代表180余人参会。

中心主任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谭丽婷副教授主持
培训会主讲嘉宾是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楠教授。曾教授科研经验丰富、学术成果丰硕,她从“科研选题”“申报论证”“学术积累”三方面分享了课题申报的心得体会。首先,她结合自身经验和大量实例说明了科研选题的需要性、科学性、新颖性、取向性等要求,一一破解了选题中的常见问题,指出好的选题要符合“一个彰显,三个结合”原则,即结合个人前期成果、当前形势政策和学科前沿问题,并彰显学科意识、理论自觉和现实回应。其次,她从逻辑主线、常见问题、申报论证和话语文风等内容,详尽说明了课题申报书的填报流程和注意事项。她强调课题论证要形成环环相扣的逻辑链,尤其要在研究内容方面做好文章。此后,她以个人学术经验为例,从“形成自己的研究聚焦”“建构问题的基本观点”“明晰研究的分析工具”“选题灵感的获得”等方面,谈到如何做好学术积累工作。最后,她从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成功立项经验入手,指出好的申报书要体现“三度”——论证的深度、温度、热度,优秀的申报者应具备“四力”——脑力、脚力、笔力和眼力。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楠教授作题为《课题申报个人心得体会》报告
会后交流环节,多位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分享了自身的科研经验。广东培正学院易钢教授分享了他关于“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的研究成果。广州软件学院付水英副教授谈到她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育革新与教师角色担当的思考。湛江科技学院郑华与大家交流了“三段六环节混合教学”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漆小帝分享了“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思考。广州工商学院宁佳鑫从“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理论阐释入手,分享了学校马院在锻造强师、智构优课、智融教法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会议现场
此次培训会内容聚焦、干货满满,气氛融洽、讨论热烈,专家学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需要,开阔了老师们的学术视野,为有效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老师们纷纷表示,培训既解渴又管用,在思想补钙、能力充电的同时,加深了他们对高级别课题申报的认识理解,增强了科研反哺教学的信心。接下来,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工商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协同创新中心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作用,不断推动广东省民办高校在学术资源、科研力量、师资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协同并进,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更高质量的思政育人成效,为广东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增添新动能、谱写新篇章。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刘羽
图片:刘羽
初审:谭丽婷
复审:陈惠琼
终审: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