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德学”教育理念,积极践行“五进”教育实践活动,9月27日下午,广州工商学院终身名誉校长邝邦洪教授在三水校区做“德学·五进”教育理念专题讲座,活动由学校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漆小萍主持,马院全体教师及部分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参会。
邝邦洪校长以《“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为题,从“关于德学修养、关于‘五进’育人”“‘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的现实意义”“践行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的途径”四个维度,用生动案例和透彻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德学·五进”教育理念的提出背景、核心内涵、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

广州工商学院终身名誉校长邝邦洪教授在讲座现场
邝邦洪教授是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曾先后任职于多所知名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职务,常年深耕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两大领域,成果丰硕。“德学・五进”教育理念,是其任职广州工商学院校长期间,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所形成的重要理念。多年来,学校立足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聚焦师生成长需求,以“德学”为引领、以“五进”为抓手,不仅培育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更斩获了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磅荣誉,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讲座伊始,邝校长介绍了“德学·五进”教育理念的提出背景,他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师生员工都应进一步加强德学修养,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增长才干,培育先进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教师们认真聆听讲座
掌握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发挥理念引领实践的作用,教师只有先行一步、学深一点,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加强德学修养、积极参与“五进”活动。接下来,邝校长对“德学·五进”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做了深入阐释。邝校长指出,“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助于促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有助于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身发展。他强调,如果广大师生都注重讲德行、重学习,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不断超越与创造中发展自己,就能促使“德学”“五进”之正气、精神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学贵于知,更贵于行,邝校长从知行并举、见贤思齐、持之以恒和勇于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践行德学修养与“五进”育人的有效途径,鼓励大家要注重以优秀学生案例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他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要坚持以“德学”修养、“五进”育人培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活动渐入尾声,由漆小萍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寄望大家要以讲座为新起点,将“德学·五进”理念真正融入工作、落到实处。并对全院教师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做“理念的深化者”,深入思考“德学・五进”与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改革的结合点,把理念学深悟透;第二,要做“实践的推动者”,把理念融入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让理念从“听懂”变为“会用”。第三,要做“成果的传播者”,积极参与“德学·五进”教学研讨和经验分享,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育人氛围,让“德学・五进”在马院结出更多育人硕果。
此次讲座高屋建瓴、指导性强,充分阐明了“德学·五进”教育理念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全面展示了邝校长几十年来对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深刻洞察的智慧结晶,饱含着广工商前辈师长对学校发展的深情厚爱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热切希望。老师们获益良多、感触颇丰,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德学修养、践行“五进”育人,在教学中强化德学导向,用心用情用力引导学生积极践行“五进”活动,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能担大任的栋梁之才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接下来将继续把“德学・五进”作为提升育人质量的核心抓手,持续推动理念落地、实践走深,让“德学·五进”的精神浸润青春校园,不断谱写广州工商学院新的教育华章。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刘羽
图片:叶桐润
初审:谭丽婷
复审:周静
终审:邝邦洪、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