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3714 招生咨询热线:020-86929603 86914402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2025年度大会暨“区域国别学研究视域下日语专业高质量发展新航向”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工商学院​举行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量: 字号:[ ]

【本网讯】9月27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2025年度大会暨“区域国别学研究视域下日语专业高质量发展新航向”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工商学院图书馆414报告厅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东亚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广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联合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18个省份、30余所高校及中日韩三国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日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开启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5000人、获赞逾12万次、转发近千次,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开幕式由广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院长刘沛富教授主持。他代表组委会向线上线下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大会旨在以区域国别学视域推进日语专业建设,探索跨学科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外语学科力量。

广州工商学院副校长易露霞教授致欢迎辞。她表示,高水平学术会议在我校举办,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期待通过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为全国日语教育带来新视角、新思路、新动能。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委员、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多友教授致开幕词。他概括大会主旨,强调数字化背景下日语教育面临新挑战,要用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合作。他表示,应立足大湾区优势,以日语为纽带,促进互学互鉴与合作共赢。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任野田昭彦先生介绍了基金会情况,并指出中国无论从日语学习者、教学机构还是教学人员数量上,均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期待中日人文交流持续深化。

大会举行“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民营大学教研基地”揭牌仪式。易露霞副校长、刘沛富院长、陈多友教授、杨晓辉教授共同揭牌。该基地的设立将为民办高校日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支点、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后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研究员作题为《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日本研究》的报告,指出在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应以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以中国视角重释概念、设置议题,推动日语教育深度融入区域国别研究。

陈多友教授在《数智化时代中国日语教育与学科创新发展之思》中提出,数字时代日语教育须以“素养赋能”替代“知识灌输”,通过“日语+人工智能/数字文创/国际传播/国际贸易”等微专业重构课程体系,打造“人机协同、虚实结合”的新范式,培养“一专多能、知行合一、善讲中国故事”的复合型人才。

韩国日语教育学会第11代会长、国际网络代表检校裕朗教授作《灵活运用数字AI技术下的日语教学改革——数字人文学视角下“以人为中心的AI教育”和创造性学习》报告,强调终身学习应与生成式AI协同发展,技术应助力而不替代人的思考与创造。

日本神奈川大学前校长小熊诚教授在《日本文化的特质——日本相扑与冲绳角力的比较》中,以相扑文化为切口,揭示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与东亚文化圈的互动关系,强调文化理解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国商务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爱文教授在《区域国别研究与日语学科建设》中提出,日语专业要抓住“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机遇,以“日语+经济学”为切入,系统升级课程、教材、师资与评价标准,培养既懂日语又通晓日本经济与法务的“国别通”。

韩国日语教育学会会长、韩国祥明大学成玧妸教授以《韩国大学日语教育在超连接时代转型——从学科名称和课程改革视角分析》为题,分享韩国经验,倡导结合AI、VR与大数据推进课程与学科名称改革,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与就业竞争力。

下午的主旨报告第一环节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丁跃斌教授主持。杨晓辉教授在《日语为基,东亚为维:从语言工具到区域洞察》中提出,日语专业应由技能训练走向区域理解与跨学科分析,培养兼具语言能力、区域素养与跨文化理解力的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李俄宪教授在《人工智能视域中的日本文学研究》中指出,NLP与生成式AI正在重塑人文社科研究范式,为日本文学研究开辟新空间,同时带来新挑战。

第二环节由广州工商学院夏逸慧博士主持。吉林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肖传国教授在《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中指出,外语学科应服务国家战略,以智能赋能、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培养推动从语言技能向问题研究转型,构建多语言、多学科、跨文化的新型知识体系。

教育部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吴光辉教授在《区域国别视域下日本学研究的断想》中强调,以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为基础的区域国别学研究,应突破“一国中心主义”,构建理性、进步、具批判性的话语体系。

大会设置七大平行论坛,围绕“新时代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与路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日语教学改革”“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日语教育与研究创新”“区域国别研究与日本学学科建设”“日语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前沿”“日本经济、文化与社会的跨学科方法论”等主题开展研讨,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与实践。

在纪念演讲总结发言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主任委员周异夫教授作题为《数智背景下的日语教育改革发展》的大会纪念演讲。他指出,外语教育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实现"教学—科研—育人"有机贯通,以时代需求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周异夫强调,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专业建设全过程,推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知识水平协同发展,把"日语教育"与"日语的教育"统筹起来,培育具备"复眼"视角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

围绕数智化教学,他提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突出教师在课程设计、因材施教等方面的主体作用,用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他强调推进分类培养、突出办学特色,构建教学与学术互促机制,并以"明确培养目标、科学专业定位;着眼长远发展、突出特色优势;夯实专业基础、数智赋能教学"为改革要点。最后,他建议各校立足自身资源,在高端翻译、国际传播与区域研究中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

闭幕式上,陈多友教授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大会为全国学界同仁提供了深入交流与合作平台,凝聚各方共识,进一步明确了日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方向。

刘沛富院长致闭幕词。刘院长向与会专家学者、参会教师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指出大会紧扣国家需求,聚焦学科融合与数字赋能,取得务实成果,将为推动我国日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大会圆满闭幕。与会嘉宾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外语学科创新发展,推进区域国别学与日本学交叉融合,探索在数字化、智能化与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日语专业与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稿件来源:外语学院

撰稿:乔禹翔

图片:高亮

初审:邢佳平

复审:刘沛富

终审:易露霞

上一篇:我校终身名誉校长邝邦洪教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作“德学·五进”专题讲座

下一篇:喜讯!我校教师在第8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国赛一等奖等7项奖项!